“以前每到春季狂风铺天盖地,吹得人站不住脚。”阳光明媚的春日,在去往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的路上,沙珠玉乡干部何光明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珠玉地区开垦草场1.1万亩,因气候寒冷不适宜农作物生长,被废弃并逐渐沙化。再加上当地大多农户靠砍挖固沙植物“坎巴”和“芨芨草”根作燃料,导致草场生态严重失衡,水源缺乏,沙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想要吃饱饭过上好日子,防风治沙,刻不容缓。

据《共和县志》记载,1959年共和县在沙珠玉地区成立了防风治沙林场,后改制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2000年后由省林业局直属管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开始了治沙之路。经过60多年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沙珠玉地区的沙漠通过点、撒或条播,栽植上了柠条、沙蒿、羊柴等防沙植物,形成了今天成片的防风固沙林。

在沙珠玉乡曲沟村,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构成了一道道防风固沙带,绿油油的青稞、小麦、蚕豆等农作物在林间生长。

在曲沟村党支部书记毛海军的带领下,记者沿着一条曲折的土路驶进治沙试验区。车窗外,乌柳、沙柳和水沙棘等植物将小路围成了一条林荫道,让人觉得走进了灌木丛林的深处。“这片树林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工栽种的。”在一个路标前毛海军指着说。走近路标,上面标注着土地类型、治理年代、治理模式、造林树种、造林方式及造林面积。在治沙试验区,这样的标记牌多达二三十个,每一个标记牌都记录着每一片林地、沙丘的治理信息,同样也诉说着沙珠玉地区那段令人难忘的治沙历史。

时至今日,这片试验区内已是鸟语花香,成了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周边围起了护栏,还雇用了当地人守厂护林,杜绝了人类和牲畜的破坏。

誓叫沙漠变绿洲,爷孙三代都治沙。

治沙试验站有一位名叫赵雪彬的工程师,他一家三代人都在共和县沙珠玉乡防沙治沙。为了治沙,他的爷爷赵文轩早在1959年就在沙珠玉从事治沙工作,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块荒凉贫瘠的土地。

20年后,赵雪彬的父亲赵士学继承了他爷爷的夙愿,接过治沙的接力棒,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了一望无垠的沙漠。后来,赵雪彬从青海牧校毕业,又跟随爷爷和父亲的脚步继续着治沙之路。

正因为有了像赵雪彬一家爷孙三代这样不畏高原寒苦的吃苦精神,越来越多的共和人参与到了防沙治沙队伍中。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辛勤治沙的感人事迹在海南州的治沙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塔拉滩,与沙珠玉乡一墙之隔。跟沙珠玉地区一样,曾经塔拉滩严重沙漠化土地以每年1.8万亩的速度在增加,草场沙漠化面积达101.11万亩,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大量草场被沙土掩埋,植被稀疏,植株矮小,产草量明显减少。

几十年来,共和县各族干部群众在塔拉滩地区大规模组织实施围栏封育、杨树深栽、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治理重点项目,使塔拉滩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立足特有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塔拉滩荒漠化土地,大规模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光伏+治沙”模式,走出一条海南特色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路子,为全省生态治理提供了“海南经验”和“海南样板”。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奋斗的乐章,翻开贵南县防沙治沙这一页,依然精彩。

昔日的贵南县,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2.8万公顷,占据了县域总面积的34.3%。在沙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沙化的区域以木格滩沙漠为主体,不断向四周辐射、扩展。“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的三场战役中,加大对共和、贵南两县的防风固沙治理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海南。”动员令一下,贵南县立即展开治沙行动,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让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

57岁的森多镇卡加村牧民索南才杰是黄沙头林管员,他见证了黄沙头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巨大变化。“卡加村以前就在这里,那时候风沙吞噬着我们的草原。后来,政府组织我们整村搬迁到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索南才杰指着身后的一处草原说。

正如索南才杰所说,20世纪七十年代,贵南县黄沙头沙漠每年以5米至15米的速度扩展蔓延,每年有3000多亩草地、耕地被沙漠吞噬,有些农牧民为了生存,只能举家搬迁,出现了“沙逼人退”的无奈和辛酸。

回忆起黄沙肆虐的过往,索南才杰打开了记忆的话匣子:“那时候,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草场被黄沙掩盖,屋里、碗里、床上全是吹进来的沙子,没有水,无法洗澡,浑身发痒难受。”

吃草啃绿、吞噬生命的黄沙,并没有让贵南人屈服。1996年起,从不服输的贵南人将沙漠化治理列为全县头等大事。他们自备干粮,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沙漠区域开展了万亩治沙造林活动。

贵南县创新沙地杨树深栽技术,成活率达75%以上。全县每年组织干部、农牧民、军人等社会各界人士,采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的治理措施,在黄沙头等沙化区域大力实施人工造林、禁牧封育、设置沙障等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而今,黄沙头已经成为贵南县治沙植绿的新亮点,流沙基本固定,沙尘暴逐年减少,当初“逃离”的村民也纷纷返回家园。“我已是花甲之年,儿子从16岁开始就参加义务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会一代接着一代干,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现实。”索南才杰说。

接续治沙,坚持就是胜利。贵南县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2.6%增加到了现在的14.94%,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有效恢复,冰草、针茅、高山蒿草等野生植物又爬满了山坡。

防风治沙的成功,有效遏制了黄河流域贵南段的水土流失,保障了周边生态安全,有效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共和、贵南两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停歇的脚步和吃苦耐劳的双手,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担当起了生态建设的重任,以神奇的速度谱写了一曲曲防沙治沙的凯歌。

采访手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县沙珠玉地区、贵南县木格滩地区风吹四季,寸草不生。而如今,两处沙漠被各种绿植点缀其中,成片的柠条和灌木郁郁葱葱,还有凝聚着海南人智慧的大片麦草方格犹如巨大的金网,缚住了曾经可怕的“沙魔”,无数的“治沙英雄”用几十年的坚守终换来了“沙漠绿洲”。

沙珠玉和木格滩地区曾经是海南州沙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但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家到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愈加重视沙漠沙地治理,也有越来越多的无名英雄加入到治沙行列中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海南州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从昔日“沙进人退”到如今“绿进沙退”,在这场持久战中,海南州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我们不仅是要在治沙上继续攻克难关,同样也需要嫁接好“治沙”精神。虽然摆在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机制、建立健全荒漠化沙化监测体系、全面构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防沙治沙新机制等,但“治沙”精神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必胜的信念支撑我们勇毅前行,科学的方法助力我们实现目标,只要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定能走出一条新时代的治沙之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