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备受关注,其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是中国首位第四次飞天的航天员。作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身上有着怎样的特殊故事?本次任务他和小伙伴又将如何共同完成?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独家专访景海鹏,听他讲述“一老带两新”的故事。

每天1000+跳绳、600俯卧撑

他向梦想再次冲锋


【资料图】

记者面前,穿着蓝色航天员制服的景海鹏方脸剑眉,胸前佩有执行前三次太空任务的徽章,走路飒飒带风,这是景海鹏第四次出征太空。

2016年任务成功后,有媒体问他下一次会不会再上天,他笑而不答。只有他自己知道,笑容背后是他对遥远深邃的星空、对未来许下的庄严承诺。

景海鹏:我十分渴望再上太空,要跑好空间站属于我的那一棒、航天的那一棒,所以我十分渴望再当先锋,要做不负使命、不负时代的奋斗者和攀登者。

为了这个承诺,为了真正能到中国空间站里走一趟,在结束上一次任务后的7年间,景海鹏每一天都在奋力向前“奔跑”、时刻准备着再次飞天。

景海鹏:几乎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没有休息过。这7年间,如果出差耽误了课程,回来后我会主动找教练加练。出差期间,我也会每天坚持跳绳上千次,做600个俯卧撑和600个仰卧起坐。

对前三次的飞天之旅和这次的出征太空,景海鹏分别定义为实现梦想、超越梦想、升华梦想和创新梦想。

景海鹏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从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到飞行员再到航天员,景海鹏的人生在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的轨迹中稳稳行进着。他最大的梦想莫过于乘坐神舟穿梭于天地间,然而他也懂得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

景海鹏:我是个幸运者,很幸运地赶上了好时候、好时代、新时代。其实我们在天上飘来飘去,但总归要回家,身体在失重,但是心灵永远不能失重。

神十六3名航天员3种类别

分工明确 责任明晰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是10至15年,国家太空实验室的设计目标是要运用好从而造福全人类。所以在应用与发展阶段,特别是作为首个飞行乘组的神舟十六号乘组,要进行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

景海鹏:根据任务的需要,航天员要进行空间出舱活动,我们会有许多空间载荷要进行组装转运、进行出舱。

景海鹏透露,神舟十六号任务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进行太空授课。而这一次太空授课的内容都是全新的,个别项目在航天史上甚至都很少出现。也正因如此,不同以往,景海鹏身边第一次出现了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分别是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

景海鹏介绍,此次他作为飞行乘组的驾驶员,主要负责飞船的驾驶操作。同时,他也要作为指令长进行组织协调,包括天地联络、任务指挥,特别是要对这次任务的安全负责;作为首席航天飞行工程师的朱杨柱主要负责空间站装备的组装、维护和维修;实验完成后的数据采集整理、一些现象的分析判断以及一些现象的观察,则主要由桂海潮来完成。

三个人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景海鹏认为这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但并不代表各自为政,而是要相互配合、互相协作。

景海鹏:分工不分家,这是为了保证我们每个实验更有序更高效、实验效果更可信、成果更丰富。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密切配合和精心操作,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次神舟十六号的任务。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未来会进行更多、更具挑战性、更高精尖的一些科学实验。但长期飞行和高负荷的运转也会大大增加设备故障的概率,这就意味着对航天员维护维修空间站设备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们经历了特殊的针对性培训。

景海鹏:航天员要具备举一反三、教一会三、教一会十的能力。科研人员要培养提高航天员在轨的操作能力、飞行品质和飞行细节等,我们在地面训练的时候,要能准确无误地操作新手册。

一个成熟优秀的航天员必须具备怎样的素质?景海鹏介绍,首先是稳定的心理素质,遇到异常情况时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其次,由于将在轨约5个月,航天员之间的相容性也很重要。对此,他们的训练妙招是“散步”。

景海鹏:散步更多的是研究训练、研究操作、研究程序。也是彼此磨合性格、脾气、秉性、爱好等,互相之间心里有数,目的是为了任务,为了飞行。

“一老带两新”

景海鹏:默契值100%

三名航天员中,除了景海鹏是第四次踏入太空,其他两人对太空完全是陌生的,来到航天员训练中心时间不到2年半,三人共同培训的时间也只有1年3个月。同时,三人年龄差距大,经历差距也大,但现在却要为了梦想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景海鹏:一句幽默的语言就把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拉近了。他们和我说,景哥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刚开始他们也有压力,但之后心情也轻松愉快起来,这也保证了我们后续能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大量的训练和实验。

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景海鹏表示,现在三人的默契值称得上100%。

景海鹏:我们非常默契,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我要干啥。彼此之间都心领神会,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

记者丨张棉棉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