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诗行下的古典爱情 --试评卞之琳的《断章》和《鱼化石》 作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最杰出的代表卞之琳,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其代表作《断章》中那两个陶醉其中的“看风景的人”。
(相关资料图)
2、谁在看谁,他们在看什么,他们看见某人某物后在想什么。
3、很多人都喜欢将此诗看作一首哲理诗,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对它进行诠释、解读,余光中就说此诗“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哲理妙品”。
4、但是本人更情愿简单地将此诗看作一首爱情诗,不是自己不赞成其他人怎样将一首诗解释得头头是道,他们能将一首诗剥离得“一丝不挂”地展现于其他读者面前,这样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5、人人皆知的哲学家黑格尔曾慨叹:艺术终将让位于哲学,现在的社会应验了这个伟大人物的预言。
6、但我,更喜欢的诗是那些被无尽的阐释之后仍能给人留下一点美好的想象一类。
7、卞之琳的《断章》是如此,其《鱼化石》也是如此。
8、恰巧,卞之琳的这两首诗,我都更情愿将其理解为两首爱情诗,当然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9、 卞之琳作为一位现代派诗人,他在其诗中是如何表现爱情的呢?他采取的方式是现代诗行+古典情怀。
10、经过二十年代一批理论家和诗人对白话诗的大力倡导,中国现代新诗已经初具规模,基本上占据了诗坛的主导地位。
11、但到了三十年代,诗人们自己慢慢地意识到这种现代新诗的过分白话化和忽视诗歌格律(旋律)的缺陷,因此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诗歌的回归和重新寻找,而这些诗人们正是在这种创新与回归的张力之中,创造了新诗的高峰。
12、此种对传统的回归应该开始于“新月诗派”,新月派诗人提出的格律化运动和闻一多创造的“三美”说,正是这种向传统资源寻找营养的具体表现。
13、作为“新月派”诗人而出道的卞之琳,尤其是跟后期新月派一些诗人关系密切,自然受到新月派主张的影响,但其艺术成就却是超之于新月派之上的,他有着自己更独特的艺术敏感性。
14、他自己说他写白话新体诗,是最着力于诗的“欧化”、“古化”或“化欧”、“化古”的。
15、他像西方现代诗人学习,又向中国古诗人学习,经他自己点名的西方就有波德莱尔、魏尔伦、艾略特、叶慈、里尔克等,中国的有姜白石、李商隐、温庭筠等。
16、因此,我们很容易找到他的诗与中国传统诗歌主流的深刻联系,不管是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表达,还是诗意的追求。
17、 我们先来看《断章》,全诗如下: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8、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全诗只有四句,卞之琳自己说,他写诗“规格本来不大,我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
20、”而正因精益求精的短小,给诗一种极大的跳跃性。
21、在那祥和的月光下,给读者以动感。
22、但这里却只有“梦”,动静结合,虚实相济,读者心动了,那两个主人公也心动了。
23、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得出了神,竟不知道楼上还有一个人在看你。
24、那桥,那水,那“明月”,那明月的倒影,那因水缓缓流动而生起的银白色涟漪,“你”着迷了,“你”的心思沉于那小桥的流水,慢慢地流,流向很远的地方,“你”在想什么呢?总之,“你”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25、楼上正有一个人在望着“你”呢。
26、他本来也是感于明月的美妙,来到窗前欣赏月夜美景的,但他突然被一个靓丽的身影吸引住了,他深情地望着“你”,注意“你”每个神情,关注“你”的每个动作,因此,你们都着了迷。
27、也许,根本你们就是邻居,“你”的窗子在他的窗子的不远之处,明月泻进了“你”的窗子,另一个窗子里的他,晚上是不是会做梦?梦中的主人公会不会是“你”? 这是一副多么美丽的图画啊!我想一般的画家,是难以画得出这般好画的。
28、中国古代诗歌都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卞之琳,将这种古典传统诠释得是如此精湛。
29、整个画面是完美的,和谐的,优美的,两位主人公在宁静中仔细欣赏,而读者也正在这种宁静中细细品味。
30、 再看,这首诗的一些意象的选择。
31、“桥”,有桥自有水,涓涓细流, “风景”,可以想象,这种夜晚的风景有哪些构成元素:姑娘、人家、灯影、行人……这一切都顶着一轮浩瀚“明月”。
32、这些成了你眼中的风景,而“你”则悄悄成为别人眼中一道更靓丽的“风景”。
33、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
34、而这些意境的组合,是流畅的、和谐的,形成一副具有古典韵味的赏月画。
35、 但这两个人仅仅是在赏月吗?“你”在月色的素裹之下,是不是感到孤独呢?不然,怎么只有明月来装饰你的窗子,那个“他”呢?没有吗?还是已弃你而去?当他在楼上看见“你”的时候,那份心动,是不是有过异想天开。
36、他多么渴望“你”进入他的梦想。
37、但真有可能吗?就算“你”进入他的梦想,那又还只是一个“梦”。
38、“梦”的美好、“梦”的遗憾,在这短短的四行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
39、在美好的图景下,人们往往有着某种冲动,冲动过后又是永远的无可奈何。
40、这种惋惜、遗憾是淡淡的,符合“哀而不伤”的古典审美标准。
41、 再来看他的《鱼化石》,全诗如下:(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42、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43、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44、我们一般都认为卞之琳的诗是“主情”向“主智”的转变,认为他和废名写出了三十年代最好的“新的智慧诗”。
45、不过,卞之琳在其《〈雕虫纪历〉自序》中说:“人非木石,写诗的更不妨说是‘感情动物’。
46、我写诗,而且一直是写的抒情诗,也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
47、”看来作者更情愿将自己的诗看作为“抒情诗”,至于其诗“智性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他对前人一些诗人的诗由于过分的抒情导致的伤感情绪泛化的一种反叛,可以说,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抒情,是一种节制的抒情,就像罗兰·巴尔特提出的“零度写作”。
48、作品的语言初看上去是没有带有作者感情的客观文字,但这些文字组合以后就明显可以看出作者所站的立场,所持的观念,这些观念的表达,不可能没有作者丝毫的感情色彩。
49、 我不知道卞之琳这首诗有没有他自己生活的原型。
50、卞之琳于一九三三年夏天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夏天认识了在北大中文系的张充和。
51、卞之琳一直苦恋张充和,只可惜张充和后来随美国丈夫去了美国, 卞之琳也于一九五五年十月一日与青林结婚。
52、 在卞之琳的诗里面,“你”、“我”、“他”都是相对的,这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53、在《断章》中,有人将“桥上的你”看作男的,而把“楼上的人”看作是女的。
54、我更喜欢反而视之。
55、在《鱼化石》中,作者开始就注明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但我更喜欢把“我”看作是一个男的,这样虽然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但是否可以说作者的这种说明正是为了掩饰自己。
56、 诗中第一句是“我”对爱情的渴望,具体的爱情,爱情具化为“怀抱”,是一种温馨尔浪漫的想象,第二句说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我觉得这句诗理解为作为男子“我”经常倾心于“你”的温柔似水更为贴切。
57、接下来,“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像我爱你一样的爱我,既是一种表白,也是一声询问。
58、“我”心里透过一阵怀疑,也充满着一片希望。
59、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你我都远了”,你我也没有希望了,你是你,我是我,以后各不相干。
60、但成为的“鱼化石”,使“鱼非原来的鱼,石亦非原来的石”,你我都彼此改变了对方。
61、鱼化石并不是鱼和石的最佳结合体。
62、鱼在石中时禁锢的,是彼此分明的,并不是融为一体的。
63、从意象的选择上看,“鱼”、“石”构成的对比是不是正蕴含着一个脉脉深情、一个冷冷冰冰,从这个角度看,此诗倒好像成了一首怨诗,“男人”的怨诗。
64、卞之琳先生是个男人,但他有女人的心性。
65、 我虽然同把两首诗理解为爱情诗,但二者在“化欧”、“化古”上侧重点却不相同。
66、如果说,《断章》更多的来自古典诗歌的灵感,那《鱼化石》则更多的对外国现代诗歌资源的吸收。
67、施蛰存将诗对现代性的追求分为对“现代生活”的“现代(感受与)情绪”及“现代词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行”两个方面。
68、卞之琳在这些“现代诗行”下,成功地传达了“现代情绪”:那种世界的冰冷,那种付出与收获的不平等,那种爱情的不稳定,那种‘物是人非’,那种失败后的无可奈何……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同诗歌是不宜过分解读的文本,但人们又一直在努力解读诗歌,企图直抵诗人的内心世界。
69、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是独特的,是有启发意义的。
70、诗不宜过分解读,又不能不解读,如何把握其中的维度,的确很困难。
71、但我想,但人们过于钻入诗的“精神”世界时,感性一点去思考问题,也许能另僻一条直抵诗人心灵世界的蹊径。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