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东北产区受粮库收购价格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或将止跌企稳。但当前各地粮库排车量较大,送粮入库的成本增加,叠加基层毛粮收购价格较高,贸易商采购压价心理偏强。现阶段南北产区市场走货情况不佳,部分贸易商处于半停摆状态。南方产区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市场价格开始下滑,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稳定,也将对国产大豆价格产生一定冲击。

粮库收购火热进行,周边陆续开库

东北产区大豆价格以稳为主。受粮库收购价格支撑,近期现货价格止跌企稳,但市场走货情况不佳。现阶段产区市场以送粮入库为主,少量走货市场,下游采购意向低迷,多刚需补库。本周中储粮拍卖暂停,以减缓市场原粮压力,积极配合粮库收购,提振农户种豆积极性。近日有消息称,2023年黑龙江省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异化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到350元以上。春耕前夕,这一利好消息公布,也将适度扭转今年新季作物的种植面积。

中储粮主产区收购火热,现阶段周边地区也开始增开库点。3月25日牡丹江宁安粮库开始收购2022年大豆,预计收购2.3万吨,截至4月30日,日卸载量在700-800吨左右。哈尔滨地区也开库增收,不仅粮库加大收购力度,还出台对俄贸易新政策,俄粮回运1000吨以上,每吨补贴50元。种种利好政策将持续至五一前后,建议持粮主体近期积极售粮,及时锁住利润,待后期政策支持减弱,东北产区大豆价格势必将大幅走低。

南方产区纷纷落价,市场购销僵持

当前国产大豆普遍落价,受制于终端消耗缓慢,销区采购寡淡,贸易商多谨慎收粮,市场购销陷入僵持状态。南方产区河南地区外发装车价格集中在3.05元/斤,近期走货一般,市场成交寥寥无几,基层农户余粮见底,多为贸易商库存,部分贸易商眼见豆市行情看弱,致力于清理库存,为后期新麦上市做准备。安徽地区近日普通商品粮价格继续保持低位,几乎和河南地区持平,但优质粮源则继续保持优质优价,淮北地区首当其冲,当地优质粮源过比重、色选、带选后外发价格最高可达3.18元/斤,即使价格高企,也能少量出货终端市场。由此看出,后期优质粮源价格还将保持坚挺状态。

进口大豆走势渐弱,国产大豆承压

进口大豆价格在上周经历了连续下跌的行情,本周继续走低。当前,天津港口进口美湾大豆,毛粮,分销价格为4900元/吨;青岛港口美湾大豆,毛粮,分销价格为4920-4940元/吨;各港口货源充足,后期仍有继续落价的可能。巴西大豆预计4月初到港,建议持粮主体密切关注后期巴西豆到港量以及成本价格波动。今年,从东宁港口进口的俄罗斯大豆价格优势明显,蛋白含量43-44%,净粮分销价格为5700元/吨,近日走货尚可,部分销往其他港口,部分流入销区市场。

进口大豆价格处于低位,且性价比优势明显,对于我国国产大豆压力较大。即使现阶段东北产区豆价已经跌至近几年新低,但后期受进口大豆挤兑,低质粮源恐有继续落价风险。叠加进口大豆、国产大豆均为丰产局面,后期粮源过盛,终端消耗缓慢,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愈演愈烈,豆市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综上所述,各方压力齐聚,今年的大豆市场苦不堪言。产区贸易商方面,利润压榨所剩无几,市场成交清淡,低库存维系固定客户;销区采购商方面,谨慎采购,时刻担忧后期降价风险,销区市场消耗缓慢,市场需求难有改善;港口贸易商方面:货源充足,走货缓慢,价格持续下跌,行情犹如过山车一般。结合各方情况来看,当前大豆现货市场情况仍处于弱势,但国储收购价格大幅调整,也给后期市场带来一定热度,对于现阶段豆价给予一定的支撑,但长远来看,大豆市场后期还是存在诸多风险的,建议持粮主体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情况变化,适度保证库存量,把握时机,积极售粮。

关键词: